NMT创始人专栏

科技成果转化实战教训 (2)

(教训-2)标准及标准化思维方式不同

按照互联网上的定义:"标准"就是大家公认的"规则"。比如螺丝螺母大小的标准有英制和公制之分;道路有左行右行之别。因此,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一定的规则标准是提高做事效率的根本基础和保障。

从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当今大国之争背景下的科技战。其核心是各领域发展的效率之争,那么标准之争及标准化效率之争自然就决定了最后的胜负。

1)逆向思维的挑战

科研活动追求的是个性化,要去发现前人没有发现过/发明过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科研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追求不断改变、不断创新的的思维方式,与商品化、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内在需求,本质上是逆向而行、相互抵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旭月人创业初期,一方面和科研人员为主体的客户,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语言,有着说不完的贴心话,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但另一方面,旭月的NMT产品既无法满足任何一位科研顾客,非常合情合理的,对一般商品的正常期待;也无法为公司提供稳定、可靠、能够盈利商品的窘境。

从今天对'标准'和'标准化'的认知角度来看,科研工作追求的是'标准'的突破与改变,而成果转化寻求的是'标准'的形成与稳定。

举个例子,国内一位科研人员,几年前利用NMT发现,水稻的耐寒能力高低与Ca2+的流速相关。科学家的思路和下一步任务是,要么证明这位科研人员的结论是错的,或者还有其它的离子/分子参与其中。而成果转化工作则要求这位科研人员,认定,至少是假定"水稻的耐寒能力高低与Ca2+的流速相关"的科研结果是完全准确无误的,并以此为据进行商业盈利活动,其挑战可想而知。

这种看似简单的思维方式改变,实则对于一个必须坚持'挑战传统',追求标新立异的科研人员来说困难是巨大的。因为它不仅是对科学研究理论水平的一次实践考核,更是对科研人员强大心理素质的实战考验,能否战胜这个挑战,显然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成败。多大程度上能够战胜这个挑战,则决定了"科研"到"成果"之间的转化效率。

2)并行思维的挑战

旭月创立之初,作为实验室原型机的NMT系统,它依据的技术理论尚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其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要求也必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稳定、合理、容易获得大家公认的"规则",因此难以迅速出台相应标准。而缺乏标准,其商品化生产和商业销售必然效率不高。

加之,现代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那种一板一眼的先研发,再商品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流水线似的工作方式已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并行思维'模式。但是显然这对于十几年前的旭月,或者任何小型科技企业来讲,其挑战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旭月谈》牛犊篇(第1期)
从《跨过鸭绿江》看“刚毅”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