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ense O-Sense

中关村NMT联盟“一带一路”全国测试服务网络测试服务信息

4月8日,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钙信号研究,测试样品为小麦,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5月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生理领域,测试样品为黄瓜幼苗,测试指标为NO3-、NH4+,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2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逆境胁迫领域,测试样品为棉花苗,测试指标为Ca2+、H+、K+、Na+、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5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苜蓿,测试指标为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9号,某研究所将NMT技术应用于水稻逆境领域,测试样品为水稻,测试指标为Na+、Ca2+,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完成实验。| 6月11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酵母细胞,测试指标为IAA,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6号,某高校将NMT技术应用于昆虫研究,测试样品为昆虫,测试指标为Ca2+、K+,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6月19号,某研究院将NMT技术应用于植物抗逆领域,测试样品为拟南芥,测试指标为Ca2+,在旭月研究院完成实验。|

NMT检测服务/耗材报价参考


参考案例一:

文章标题:Excess iron stress reduces root tip zone growth through nitric oxide-mediated repression of potassium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文章简介

铁毒是热带和淹水土壤常见的障碍因子。植物发生铁毒害时,根系生长受阻,严重时根系腐坏死亡。然而,人们对铁毒抑制植物根系发育的生物学机制的认识还很初步,也不利于对土壤铁毒逆境下保根壮苗等农艺技术的研发。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施卫明研究员课题组长期关注根系铁毒害分子响应机制,分别在铁毒抑制植物的根系伸长、侧根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结果陆续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Li Guangjie et al., 2015a,b)上。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受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和Plant Signal and Behavior期刊邀请撰写发表了相关综述和评论(Li Guangjie et al., 2016a,b)。文章中用到的新型分根研究方法,也受到国际知名的方法学期刊Bio-Protocol的邀请撰写了详细的介绍文章(Li Guangjie et al., 2017)。

上述系列研究证实根尖区是根系生长响应铁毒胁迫的关键位点,而且比根系其它区段对铁毒胁迫更加敏感。但是为何根尖区会对铁毒胁迫更加敏感,仍未探究清楚。围绕该科学问题,该团队进行了更深入研究。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测定不同根系区段的钾离子流,并配合离子通道抑制剂和相关突变体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铁毒胁迫引发根尖区细胞一氧化氮(NO)上升后诱导了SNO1 (sensitive to nitric oxide 1)//SOS4活性增强。进而加剧非选择性离子通道(NSCC)介导的钾离子外流,造成根尖细胞钾离子稳态失衡,从而导致了根尖区对铁毒胁迫非常敏感。有意思的是,补充供钾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铁毒胁迫,但是因为没有清除铁毒胁迫诱导的NO信号和SNO1/SOS4活性,因此,并不能彻底解除铁毒对根系的伤害。研究结果也说明了,抑制NO信号和SNO1/SOS4活性以及补施钾肥都对提升植物抵御土壤铁毒逆境有重要作用,但在源头上抑制铁毒诱导的NO信号和SNO1/SOS4活性更为重要和有效。相关结果已在New Phytologist(Zhang Lin and Li Guangjie et al., 2018)发表。张琳博士为第一作者,施卫明研究员和李光杰副研究员为文章通讯作者。

 

 

实时加入Fe试剂后,拟南芥根尖K+吸收速率变化情况

 


参考案例二:

文章标题:Excess iron stress reduces root tip zone growth through nitric oxide-mediated repression of potassium homeostasis in Arabidopsis

 

文章简介

2019年2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潘浩波研究员团队发表了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terial Microenvironment pH and Its Modulatory Effect on Osteoclasts at the Early Stage of Bone Defect Regeneration” 的文章,通过关联可降解生物材料周边微环境H+离子分布和破骨细胞活性,旨在描绘 “材料-机体” 交互作用之 “微环境” 分布范围。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近年来,由人工组织与机体微环境交互作用而引起的材料学及生物学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团队早期研究发现pH值在调控骨修复过程中破骨与成骨间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并采用微电极技术初步探明存在微碱性范围内的某一pH 阈值,使得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阈值两侧的活性产生明显变化(即“开/关”效应)(Liu WL et al.,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2016; Shen YH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Shen YH et al., Langmuir, 2011)。进而,本研究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考察了系列可降解材料近表面(50-3000μm)氢离子流速及空间分布的梯度效应。相对于表面pH微电极,NMT系统在检测信号种类,空间和时间的可控性等方面展现出了独到的优势。

结果证明,破骨细胞在微碱性环境中(pH>7.8)的分化及侵蚀骨板能力基本丧失;基于此,团队制备了系列碱性可降解硅硼酸盐玻璃,并使用NMT系统描绘出与破骨细胞产生“开/关”效应相对应的材料表面微环境的影响范围(400 ± 50 μm)。为研究“材料-骨组织”早期的相互作用,团队使用最新建立的小鼠骨缺损动物模型(Liu WL et al., Tissue Engineering Part C: Methods, 2016),证明了材料周边碱性微环境能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的快速再生。本研究进而表明,对微环境离子浓度的精确调控将为未来新材料的设计提供指导意义。

结果表明:对于实验组(18B2P,18B4P和6B2P)中的所有受测试玻璃,H+浓度和材料表面附近的流速(50μm)在初始阶段的固液相互作用。 18B2P,18B4P和6B2P(50μm)表面附近的pH值在6秒钟内达到7.8以上,并随时间增加,直到约10分钟后达到稳定状态。最初的H+流入量在2分钟内达到了0.1-0.25 pmol / cm2•s(图B),然后逐渐下降并在5分钟后稳定在0.1 pmol / cm2•s左右,这意味着氢离子交换相对平衡。这些材料的固液界面。在5分钟的时间点上,测试材料的H+流速之间未检测到明显差异。由于HA是不可降解的材料,其表面pH值保持在7.4附近,H+通量在0 pmol / cm2•s附近波动。

3万人次浏览 10个网媒发布 | NMT成果免费宣传机会

为什么要宣传你的NMT成果

科研水平已经进入到看引用频次的阶段,非损伤微测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自2017年,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每年利用NMT发表的SCI文献,平均增长率达到25%。这意味着巨大的引用机会!引用频次拼的不仅是硬实力,还有你对文章的宣传力度!


联盟宣传平台优势

  • 微信订阅号、科学网、搜狐号、百家号、生物通、生物谷等10个网媒发布
  • 每期的总浏览数约950次
  • 所有视频/图文简介均通过《NMT论文集》宣传,每版《NMT论文集》的发放数量约3万册
  • 以上所有途径的读者中,科研人员占比约92%

案例

图文简介,只需提供文字+图片,600字内

视频,只需提供音频,由工作人员编辑为视频

参与方式

  • 如果您利用NMT发表了中英文文献(包括博硕士论文),均可点击报名
  • 投稿文献的图文简介、音频均可
  • 宣传费用由《中关村NMT联盟非损伤微测技术入门基金》资助
     

如果您想免费宣传您的NMT成果,可联系中关村NMT联盟:010-82624800转27,18515811370